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远大于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且多模先纤的数值孔径也大于单模光纤的数值孔径,因此多单模转换效率极低.为了提高多模光纤到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采用自聚焦透镜对从多模光纤出射的光束进行汇聚,使其半径大小尽量与单模光纤的芯径大小相匹配,然后再利用球透镜来减小被汇聚过的光束的发散角,在不考虑各种连接损耗的前提下,通过ZEMAX来求解多模光纤到单模先纤的耦合效率.采用这种新型组合透镜耦合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多单模耦合的耦合效率,其最高耦合效率可达到38.7%.因此,这种组合透镜法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空间光-多模光纤的单模耦合效率分析
空间光-多模光纤耦合
大气湍流
耦合效率
光束传输法
一种新型的多模光纤应变传感器设计
多模光纤
光波导
模间干涉
数值孔径
基于腐蚀型多模光纤的光纤激光传感器
多模光纤
光纤激光传感器
液位
温度
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与耦合系数的研究
长周期光纤光栅
光纤参数
波长
耦合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模光纤到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研究分析
来源期刊 电子设计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自聚焦透镜 球透镜 光纤耦合 耦合效率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1,114
页数 分类号 TN253
字数 31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236.2010.10.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玉堂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170 1471 17.0 30.0
2 王昱琳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25 115 6.0 9.0
3 何景秋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3 14 2.0 3.0
4 胥娜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1 11 1.0 1.0
5 谢煜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15 166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自聚焦透镜
球透镜
光纤耦合
耦合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设计工程
半月刊
1674-6236
61-1477/TN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25号瑞欣大厦10A室
52-14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64
总下载数(次)
54
总被引数(次)
543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