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3种L-赖氨酸多吡啶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Cu(L-lysine)(Phen)(ClO4)](ClO4)(I,Phen=1,10-菲咯啉)、[Cu(L-lysine)(IP)(ClO4)](ClO4)(Ⅱ,IP=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和[Cu(L-lysine)(PIP)(ClO4)](ClO4)(Ⅲ,PIP=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氧化切割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多吡啶配体平面的增大,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大小依次为配合物Ⅲ>配合物Ⅱ>配合物Ⅰ,配合物可能通过部分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
推荐文章
多吡啶-铜(Ⅱ)-L-苯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铜(Ⅱ)
L-苯丙氨酸
配合物
1,4,8,9-四氮三联苯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稀土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稀土
氨基酸
咪唑
配合物
L-α-氨基酸铜(Ⅱ)-联吡啶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铜(Ⅱ)配合物
2,2′-联吡啶
L-苏氨酸
L-异亮氨酸
L-蛋氨酸
L-赖氨酸
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稀土
苯甲酸
配合物
荧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赖氨酸多吡啶铜(Ⅱ)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铜(Ⅱ)三元配合物 多吡啶 L-赖氨酸 DNA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分类号 O614.121
字数 2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425.2010.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池泉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2 8 1.0 2.0
2 陈星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Ⅱ)三元配合物
多吡啶
L-赖氨酸
D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月刊
1672-5425
42-1710/TQ
大16开
武汉市关山大道330号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内
38-3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90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