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淀粉微球对乳酸环丙沙星的载药性能和吸附机理.方法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空白淀粉微球,以乳酸环丙沙星作为模型药物,吸附载药法考察淀粉微球的载药性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及包封率,并考察吸附时间、投药量对载药量的影响,同时对淀粉微球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索,测定了热力学参数.结果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空白淀粉微球对乳酸环丙沙星的载药量大于100mg·g-1,包封率可达60%,吸附等温式符合Freundlich公式,可描述为Q=20.36Ce1.73,吸附过程中焓变等于-18.82 kJ·moL-1,熵变等于-22.65J/mol·K-1.结论 淀粉微球可作为乳酸环丙沙星的载体,对乳酸环丙沙星的吸附机理以物理吸附为主.
推荐文章
聚乳酸载药微球形成机理的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
耗散颗粒动力学
介观模拟
微球
聚乳酸
机理
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聚乳酸载药微球
制备方法
靶向性
聚乳酸-羟基乙酸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聚乳酸-羟基乙酸
载药微球
制备
综述
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微球用于胃癌治疗的研究
氟尿嘧啶
胃肿瘤
聚合物
药物疗法,联合
微球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淀粉微球对乳酸环丙沙星的载药特性和吸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海峡药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淀粉微球 乳酸环丙沙星 吸附载药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附机理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药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分类号 TQ460.4
字数 2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10.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柏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32 257 10.0 14.0
2 何华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90 635 12.0 21.0
6 聂松柳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8 143 4.0 8.0
7 裘兰兰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3 14 3.0 3.0
8 马小涛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淀粉微球
乳酸环丙沙星
吸附载药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附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峡药学
月刊
1006-3765
35-1173/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7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830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