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通过精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农田耕作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土壤盐渍化程度呈梯度变化,即从洪积扇下部经冲积平原至沙漠,依次出现中盐渍土-强盐渍土-盐土-非盐溃土类型.②天然绿洲的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平均含量最高.荒漠土壤的养分含量很低,但养分含量与盐渍化成正相关,因此利用盐生植物资源增加盐成土荒漠的植被盖度,也是改良盐碱土的良好途径.③人工绿洲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只重视施用化肥,却忽视诸如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等利于有机质和钾肥积累的耕作措施.④人工绿洲各养分要素的变异系数最低,这是由于近年来精河流域以棉花作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化肥的施用水平较为一致.⑤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随耕作年限的增长表现出先降低又升高的趋势;土壤养分含量的指标变化趋势也基本相似,即先增加而后开始下降,其中有机质含量变化较为明显.主要与多年来棉花长期连作、不合理的灌溉及农田重用轻养等有关.
推荐文章
滇池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剖面分异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垂直分布
柴河流域
赣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赣江
河流水质
土地利用
空间尺度
分类等级
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精河流域
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
泸沽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泸沽湖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肥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精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精河流域 土地利用 土壤质量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5,99
页数 分类号 F301.24|S1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雪梅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102 1010 16.0 23.0
2 胡江玲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33 249 11.0 13.0
3 张高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6 86 6.0 6.0
4 赵枫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17 128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4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67)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河流域
土地利用
土壤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