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六神丸抗炎镇痛活性的主药.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醋酸诱导小鼠腹腔通透性和扭体反应为炎症和疼痛指标,考察六神丸组成生药对全方抗炎和镇痛活性的影响,并组合主要药物与原方比较其活性.结果: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抑制血管通透性的活性贡献为蟾酥CS>牛黄NH>珍珠粉ZZ>麝香SX>冰片BP>雄黄XH.其中蟾酥和牛黄活性贡献显著;抑制扭体反应的活性贡献为蟾酥CS>冰片BP>雄黄XH>珍珠粉ZZ>麝香SX>牛黄NH.其中蟾酥和冰片活性贡献显著,而其他药味在目前剂量和指标下贡献并不显著.主要药味组合物(蟾酥+牛黄)在上述模型中也具显著抗炎、镇痛活性,且冰片的添加与否不影响蟾酥与牛黄组合物的镇痛活性.结论:六神丸各组成药物对全方活性贡献大小不同.方中蟾酥、牛黄是抗炎镇痛活性的主药.
推荐文章
六神丸外用治疗阴茎尖锐湿疣60例
尖锐湿疣
中医药疗法
六神丸
外用
电灼疗法
六神丸外敷联合普济消毒饮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药外敷
普济消毒饮
六神丸
乳痈
六神丸含药血清制备的方法学研究
六神丸
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60
中药血清药理学
简述六神丸老药新用
六神丸
老药
新用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神丸抗炎镇痛活性的主药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六神丸 小鼠 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扭体反应 正交实验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9.5
字数 25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10.02.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寇俊萍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 92 1095 20.0 28.0
2 余伯阳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 310 4277 33.0 47.0
3 马宏跃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 29 265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神丸
小鼠
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扭体反应
正交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