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3种土壤基质(沙土、粘土和腐殖土)分别与河岸边土壤按5个质量分数((5%,10%,30%,50%和80%)掺混形成的不同成分底质分别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顶枝断枝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种基质与岸边土壤掺混的底质上,实验结束时菹草的平均最高植株分别出现在5%SA(沙土与岸边土掺混)底质、50%NA(粘土与岸边土掺混)底质和10%FA(腐殖土与岸边土掺混)底质,株高分别达到30,48和45cm;轮叶黑藻的平均最高植株分别出现在10%SA底质、50%NA底质和30%FA底质,株高分别达到47,82和59cm;微齿眼子菜在3种基质掺混的底质上植株株高几乎没有增高;(2)生长于同种底质的植株,单位高度上菹草的生物量大于轮叶黑藻,微齿眼子菜的生物量几乎没有增加.因此,适宜菹草和轮叶黑藻恢复生长的基质顺序为粘土>腐殖土>沙土,微齿眼子菜在3种基质掺混的底质上几乎没有生长;植株对于特性底质适应性强弱的顺序依次为轮叶黑藻>菹草>微齿眼子菜.
推荐文章
不同底质和扦插方式对沉水植物恢复生长的影响
轮叶黑藻
马来眼子菜
底质
扦插方式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沉水植物
生长
影响
因子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特性底质对沉水植物恢复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底质 特性 沉水植物 恢复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0-2685
页数 分类号 X52
字数 45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10.1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日红 78 967 19.0 27.0
2 赵立新 34 518 9.0 22.0
3 吴晓辉 26 283 8.0 16.0
4 李垒 16 94 3.0 9.0
5 牛影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9)
共引文献  (212)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质
特性
沉水植物
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相关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lawol.org/difang/0611112652058_0_7649.html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