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在非冻结性冷损伤后,坐骨神经以及L4、L5、L6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以及mRNA转录谱的变化,初步探讨周围神经冷损伤及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右侧坐骨神经冷损伤(4℃,2 h),对照组左侧坐骨神经同样方法暴露,但不给予冷处理.分别于冷损伤后1,2,3周取两侧坐骨神经和L4、L5、L6的DRG,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结合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研究DRG神经元的基因表达谱.结果 神经病理显示,坐骨神经冷损伤后第7天时,已出现明显的以大纤维为主的神经变性;第14天时,有髓纤维密度显著减少,已可见再生纤维;冷损伤后第21天,坐骨神经已经有明显的再生,小直径的有髓纤维增多.冷损伤后第14天对DRG神经元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96个基因表达差异达2倍以上(P<0.05),均上调.其功能涉及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凋亡的调节、细胞黏附因子、免疫和炎性反应、神经再生相关、疼痛、细胞骨架、离子通道类、神经递质及受体等.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冷损伤和修复是由大量的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应用基因芯片是全面揭示其分子机制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生长相关蛋白在损伤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生长相关蛋白
坐骨神经损伤
Western blot
大鼠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局部自噬激活的动态变化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
自噬
施万细胞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死亡数量的研究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死亡
神经元胞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坐骨神经冷损伤后的病理改变与基因表达谱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冷损伤 周围神经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8-583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4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0.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建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445 3162 26.0 37.0
2 徐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74 569 12.0 21.0
3 耿志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3 6 1.0 2.0
4 宋珏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45 180 8.0 11.0
5 吴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8 59 4.0 7.0
6 李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31 119 6.0 9.0
7 刘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60 166 7.0 10.0
8 刘芳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12 155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冷损伤
周围神经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月刊
0254-1424
42-1666/R
大16开
武汉市蔡甸区中法新城同济专家社区E栋
38-3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99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