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腹腔置管减压治疗恶性腹水源性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9例恶性腹水源性ACS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腹腔置管进行腹腔减压,观察腹腔减压过程中腹腔压力与腹水减压量的变化趋势,监测减压过程中及减压后24 h生命体征及减压前后24 h尿量变化.结果 腹内压(IAP)小于25 cm H2O者2例,25~35 cm H2O者21例,大于35 cm H2O者6例.全组患者在腹水排出1000~1500 ml时LAP下降明显.其后lAP曲线逐渐变缓,腹水排空后IAP维持在11~12 cm H2O,在24 h后降至6~8 cm H2O.与腹腔减压前比较,血压始终维持稳定,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频率和心率均较腹腔减压前明显变缓,尿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恶性腹水源性ACS早期腹腔置管减压可改善心、肺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