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简要地介绍了Herle和Kolymbas针对黏土建立的亚塑性本构模型的方法.结合黏土的特性以及对响应包络线的分析,详细地列出了HK模型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该模型3个参数分别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改进后的HK亚塑性公式以及参数的确定方法.改进后的模型继承了HK模型参数少、易确定以及公式简洁等特点,使HK模型不仅具有严密的数学和力学基础,而且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推荐文章
堆石料Gudehus-Bauer亚塑性本构模型改进及参数确定方法
Gudehus-Bauer模型
堆石料
亚塑性
侧限压缩
参数改进方法
考虑颗粒破碎对特征孔隙比影响的堆石体亚塑性本构模型
颗粒破碎
亚塑性
堆石体
本构模型
特征孔隙比
考虑塑性体积应变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改进
扰动状态
塑性体积应变
塑性偏应变
本构模型
扰动函数
土体非线弹性-塑性本构模型
本构模型
Duncan-Chang模型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非线弹性-塑性本构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改进的粘土亚塑性本构模型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亚塑性 本构模型 黏土 响应包络线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9-1102,11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10.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4 1641 20.0 28.0
2 薛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7 542 14.0 21.0
3 王媛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1 719 16.0 25.0
4 冶小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 45 5.0 6.0
5 李厚恩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塑性
本构模型
黏土
响应包络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