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掌握本地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幼虫密度指数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变动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不同生境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进行全年监测及调查,对幼虫密度变动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广州地区,白纹伊蚊幼虫在全年各月份均发育繁殖,幼虫密度高峰主要分布于5~8月份,其密度变动与气温、雨量和孳生地环境状况有关,气温是影响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变动的主要因素.而雨量对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消长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白纹伊蚊孳生地在不同环境分布.结论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幼虫密度变动规律与气候因素和孳生地分布环境有关.分析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的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建立白纹伊蚊种群预测预报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
白纹伊蚊
生物学
年数量消长
硫酸铜溶液应用于白纹伊蚊幼虫控制的研究
标准诱卵器
白纹伊蚊
硫酸铜溶液
绊根草浸液
蚊虫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分析气候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影响的初步探讨
登革热
白纹伊蚊
气候因素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幼虫密度指数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密度指数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预防控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608
页数 分类号 R38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复春 99 894 16.0 25.0
2 曹虹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 39 210 8.0 12.0
3 严子锵 23 307 11.0 17.0
4 胡志刚 20 233 9.0 15.0
5 江毅民 15 224 9.0 14.0
6 伍浩荣 9 151 6.0 9.0
7 李成玲 10 139 6.0 10.0
8 麦伟麟 4 4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3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纹伊蚊
密度指数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