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核糖体18S rRNA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的PCR鉴定,建立快速、准确地鉴定真菌性角膜炎致病真菌种属的方法.方法 采用眼科常见5种致病菌标准菌株;镜检确诊真菌阳性的角膜炎临床标本29例.其中真菌培养阳性15例,真菌培养阴性14例.所有标本均采用液氮研磨结合小玻璃珠振荡法破碎真菌细胞壁,提取真菌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其18S rRNA基因ITS保守区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后在基因库中查询致病菌的种属,与镜检结果比对.结果 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烟曲霉、白色念珠菌等5种标准菌株培养物和29例临床真菌样本(包括15例真菌阳性培养物和14例真菌培养阴性的角膜病变组织样本),各5 mg样品中提取的DNA样品的浓度在1.7~22.5 mg·L-1.PCR扩增后5种标准菌株均有目的条带,15例真菌阳性培养物也均有目的条带,14例真菌培养阴性的角膜病变组织样本有2例有目的条带,其余12例没有目的条带.标准菌株的PCR鉴定阳性率100%,镜检确诊真菌阳性的临床样本PCR阳性率58.6%,高于真菌培养法鉴定的阳性率51.7%.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后在基因库中查出了致病菌的种属,检索结果与镜检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通过核糖体18S rRNA基因ITS序列PCR鉴定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较传统的培养加镜检法更高.若能改进从角膜病变组织中提取真菌基因组DNA的方法,其灵敏度还能进一步提高.
推荐文章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角膜外伤
真菌感染
真菌性角膜炎
182例真菌感染性角膜炎 临床特征及致病菌分布特征分析
真菌感染
角膜炎
镰刀菌属
回顾性研究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分析
真菌感染
分离鉴定
药敏实验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感染性角膜炎
感染性角膜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属的PCR鉴定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PCR 内部转录间隔区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7-10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2.2
字数 4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秀萍 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20 76 6.0 7.0
2 安娜 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4 20 3.0 4.0
3 刘先宁 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9 31 3.0 5.0
4 王亚妮 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6 21 3.0 4.0
5 朱娟莉 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2 13 2.0 2.0
6 吴洁 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21 4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菌性角膜炎
PCR
内部转录间隔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