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差异. 方法 抽取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8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2眼,予透明角膜切口施术,B组30例36眼,予巩膜隧道切口施术.检测两组术前1天,术后1、7、14、30天 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以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症状.结果 A组术后第1天较术前BUT 明显缩短,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明显增高(P<0.05或0.01);第7天时Sit,第30天时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B组术后第1天BUT 明显缩短,Sit明显增高(P<0.05或0.01),角膜荧光染色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30天,BUT、Sit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主观干眼感觉症状,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高(P<0.05),14天后基本恢复到术前状况(P>0.05).结论 巩膜隧道切口泪膜的稳定性较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显著降低,但主观感觉无明显差异.
推荐文章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透明角膜切口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医源性散光
45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
并发性白内障
葡萄膜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稳定性观察
来源期刊 右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切口方式 泪膜 干眼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8-680
页数 分类号 R779.66
字数 30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切口方式
泪膜
干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右江医学
双月刊
1003-1383
45-1126/R
大16开
广西百色市中山二路18号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内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8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