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并发髌骨低位的机制. 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60例380个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资料.把insall-salvati指数大于0.8和关节线抬高4 mm定义为有临床意义.按照HSS膝关节评分(以75分为标准)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高分组和低分组术后低位髌骨发生的情况.对2组的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高分组352膝,未发现低位髌骨患者;低分组28膝,其中22膝关节线抬高平均(7.0±2.0)mm.HSS膝关节评分结果:低位髌骨组评分低于正常组(P<0.05). 结论 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要最大程度地恢复原有的膝关节线位置,并加强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推荐文章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影响因素
全膝关节置换术
屈曲角度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悬吊抬高屈曲位对患肢肿胀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肿胀
活动度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重症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重症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线抬高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髌骨 手术后并发症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0-1031
页数 分类号 R684
字数 22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0.1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宇纬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3 15 3.0 3.0
2 李东超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10 109 6.0 10.0
3 李永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6 75 4.0 6.0
4 潘德锦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8 89 5.0 8.0
5 李亚非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5 55 4.0 5.0
6 方崇瑞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5 15 3.0 3.0
7 陈研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4 16 3.0 4.0
8 胡振中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2 10 2.0 2.0
9 刘立华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1 3 1.0 1.0
10 杨传忠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科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髌骨
手术后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