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强节点系数对型钢混凝土(SRC)柱-混凝土(RC)梁混合节点破坏形态的影响,对6个SRC柱-RC梁混合节点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调整梁端纵筋配筋率和节点箍筋配置以构造不同的强节点系数,实现SRC柱-RC梁混合节点梁端弯曲破坏、梁端弯曲-节点剪切破坏和节点剪切破坏3种不同的破坏模式.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考察该类混合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各受力阶段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强节点系数是控制SRC柱-RC梁混合节点破坏形态的重要参数,强节点系数小于1.1时,一般发生节点剪切破坏,应通过合理设计加以避免;由于柱型钢穿越节点核心区,增强了对核心区混凝土的约束,使得SRC柱-RC梁混合节点发生节点剪切破坏后的受力性能优于RC节点;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SRC柱-RC梁框架结构满足四个抗震性能水平的位移角限值.
推荐文章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配钢率
有限元分析
纤维混凝土梁抗震性能研究
纤维混凝土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耗能
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抗震性能
微硅粉
混杂纤维
低周反复荷载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组合结构
端板
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型钢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混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工业建筑 学科
关键词 SRC柱-RC梁混合节点 强节点系数 破坏性态 变形特性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子雄 166 2344 26.0 44.0
2 黄群贤 53 513 12.0 22.0
3 刘阳 61 699 15.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RC柱-RC梁混合节点
强节点系数
破坏性态
变形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建筑
月刊
1000-8993
11-2068/TU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2-82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06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06752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