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保守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156例,均接受甲氨蝶呤(MTX)50 mg单次注射配合米非司酮25 mg每日两次口服,连续治疗3 d,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成功组123例.治疗失败组33例,同期选择40例宫内早孕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3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月经周期、停经天数、孕次、产次及βHCC水平.所有输卵管妊娠患者,均记录其临床表现,包括有无腹痛、阴道流血、B超显示包块大小及盆腔积液情况,并观察药物治疗前后βHCG的变化状况.结果 一般资料显示,3组间β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HCG水平以正常早孕组最高(P<0.05).临床表现方面,治疗成功组与治疗失败组的腹痛天数、阴道流血天数无统计学差异,B超检查包块大小及盆腔积液情况有差异.包块<1 cm治疗成功组12例,治疗失败组1例;包块1~3 cm治疗成功组96例,治疗失败组23例;包块>3 cm治疗成功组15例,治疗失败组9例.盆腔积液<1 cm治疗成功组53例,治疗失败组10例;1~3 cm治疗成功组49例,治疗失败组12例;>3 cm治疗成功组21例,治疗失败组11例.βHCG水平,治疗成功组<1 500mIU/ml的有85.4%,高于治疗失败组的39.4%(P<0.05);1 500~6 000 mIU/ml的有11.4%,低于治疗失败组的45.5%(P<0.05);>6 000 mIU/ml的占3.2%,与治疗失败组的4.1%接近.治疗成功组用药3 d后βHCG下降>15%的有81.3%,而治疗失败组仅为10.6%(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B超检查包块>3 cm和(或)盆腔积液>3cm保守治疗不易成功,βHCG水平高的患者,保守治疗有一定的成功率,但失败的风险较高,治疗过程中需予以重视.而药物治疗3 d后βHCG下降<15%,则提示需及时改用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