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间植骨内固定相邻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5具成人尸体颈椎(C2~T1)标本用于试验.固定T1,施加作用力于C2,实验按顺序分为A、B1、C1、D1、B2、C2、D2 7组,测试各组在前屈、后伸两种状态下相邻节段C3~4椎间盘、椎间关节应力.结果各组相邻节段椎间盘、椎间关节应力随固定强度和节段增加而增加,即D2组>C2组>B2组>A组、D2组>D1组、C2组>C1组、B2组>B1组,其中C2、D2两组与A组、C2组与B2组、D2组与C2组、D2组与D1组、C2组与C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间植骨内固定后相邻节段椎间盘、椎间关节应力增加;固定强度及节段越大影响越大.
推荐文章
腰椎棘突间固定对邻近节段刚度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腰椎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
腰椎
内固定
椎间盘内压
椎间盘退变
生物力学
颈椎间盘退变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力学研究
颈椎间盘
退变
形态学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内固定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及椎间关节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 相邻节段 生物力学 内固定 椎间盘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456
页数 分类号 R318.01|R687.32
字数 22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287.2010.04.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申才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112 728 13.0 20.0
2 荆珏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136 529 11.0 14.0
3 田大胜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50 214 9.0 11.0
4 吕浩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34 142 6.0 10.0
5 钱军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54 215 9.0 11.0
6 许新忠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40 107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相邻节段
生物力学
内固定
椎间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骨科杂志
双月刊
1008-0287
34-1166/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147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7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