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MRI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增强MR扫描及手术后乳腺癌标本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18例乳腺癌免疫组化MVD癌组织部分为37.47±11.49,癌旁正常组织MVD为15.85±2.41(P<0.001).18例乳腺癌MRI扫描最大增强线形斜率(SS)值为(2.40±0.39)%/s,增强峰值(PH)为:(620.28±134.41)HU;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7、0.696, P<0.001), 信号强度峰值时间(Tpeak)为(50.6±11.0)s ;与MVD呈负相关(r=-0.463, 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的半定量参数(SS、PH)可以反映乳腺癌的微血管分布密度的高低,从而能客观上反映乳腺癌血管生成状况,有望成为非创伤性早期诊断和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
推荐文章
动态增强MRI分析乳腺癌相关血管特征与预后因素关系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最大密度投影
乳腺癌
乳腺癌masp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肿瘤
基因,抑制,肿瘤
新生血管化
病理学,临床
乳腺癌组织中血氧含量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乳腺血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乳腺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MR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2-564
页数 分类号 R730.4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0X.2010.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申大光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16 81 5.0 8.0
2 勾素华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9 21 3.0 4.0
3 朱红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4 13 3.0 3.0
4 陈少华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5 18 3.0 4.0
5 李骞昊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9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