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学认为,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生理特点概括为"体阴而用阳".肝藏血,在体为阴,"体阴"和"用阳"相互制约,二者才能平衡,肝脏才能保持生理状态,若有偏颇则发为病.酸能生津,酸甘化阴,肝"体阴"不足时,用酸味药能助其肝阴,补其不足,即所谓"补用酸"."辛补酸泄"与"酸补"是分别针对肝的"用阳"与"体阴"而言的.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通.在临床实践中,如真正领会了肝脏的生理特征,对指导临床选药组方、辨病辨证有重要的意义.从药物性味及疾病传变规律上探讨中医治疗肝脏病变的一些基本理论,以期将辨证思维用于临床,更好的指导临床.
推荐文章
从肝论治冠心病的治法与方药研究进展
冠心病
从肝论治
中药
治法
研究进展
基于脏腑相关理论从肝论治胃痞病
胃痞病
从肝论治
脏腑
肝主疏泄
调和肝胃
调和气血
头痛从肝论治十一法
头痛
从肝论治
治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辛补、酸泄治肝法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辛补 酸泄 治肝法 酸枣仁汤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2
字数 16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509.201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展照双 45 9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辛补
酸泄
治肝法
酸枣仁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