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内容涉及谷氨酸兴奋毒性、Ca2+毒性、自由基损伤、一氧化氮损伤、炎性反应以及内质网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这些复杂的机制网络具有耗散结构的非线性特征。近年发现缺血后适应可能通过P13K、Akt、MAPK、PKC等通路,KATP通道,抗凋亡等方式阻止或减轻损伤,从而实现脑保护,而形成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体系。而对复杂的生命系统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的耗散结构理论是从更高水平层次研究复杂系统的系统科学,文中将从哲学的角度阐释缺血后适应产生大脑保护的耗散结构基础。
推荐文章
西洛他唑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西洛他唑
脑缺血
神经元
Fluoro-Jade B染色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细胞因子与脑超微结构的变化
脑缺血再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超微结构
藻蓝蛋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藻蓝蛋白
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后适应脑保护的耗散结构基础与脑缺血损伤的非线性特征
来源期刊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后适应 耗散结构 非线性特征 脑保护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树清 昆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77 455 11.0 17.0
2 何亮 昆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5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后适应
耗散结构
非线性特征
脑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与哲学(B)
月刊
1002-0772
21-1093/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大连医科大学《医学
8-1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6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87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