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基因转染时,不同声学微泡[脂质体微泡(LM)和SonoVue微泡]对体外基因转染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和LM加入培养的Hela细胞,后行超声辐照(US),对其他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系(HepG2、Ishikawa、MCF-7和B16-F10)行超声处理,并与PEI介导的基因转染进行比较分析,运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评估基因转染率和细胞损伤.结果 培养的细胞经LM和超声辐照联合处理后(P+UTMD),HepG2、MCF-7的基因转染率略优于SonoVue微泡转染时(P<0.01),且未发现显著的细胞损伤;不同细胞类型对超声的反应性不同.与非辐照组相比,转染率和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声学微泡对超声介导的体外基因转染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为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颖、高效、安全的非病毒基因转染方法.
推荐文章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传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转染
基因
超声疗法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微泡对比剂与基因治疗
超声
微泡对比剂
基因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声学微泡对超声介导体外基因转染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基因传输 声孔作用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0-1063
页数 分类号 R4
字数 2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101.2010.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智毅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学超声科 43 246 9.0 12.0
2 梁琨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 22 11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
微泡
基因传输
声孔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