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求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2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并且符合GCS≤8分,术前以及术后行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aO2)测定;分析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 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经过手术的干预,8、24、48、72 h后PbtO2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预后死亡组中,术后8、24、48 h PbtO2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发生与插入监测电极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脑组织氧分压测定是一种安全、灵敏、可靠的局部脑组织氧监测方法,可反映出重型脑损伤后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持续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预后.
推荐文章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脑性盐耗综合征
尿崩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意义及其脑组织氧分压变化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组织氧分压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硕博专栏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2-544
页数 分类号 R651.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墨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2 61 5.0 7.0
2 柯以铨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52 302 9.0 14.0
3 罗衡山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 15 2.0 3.0
4 瞿文军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9 34 3.0 5.0
5 林劲芝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
脑组织氧分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