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肝源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纠正由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改善临床症状,并与放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将患者分为放射组和介入组,介入组行栓塞剂栓塞60%~70%的脾动脉,造成栓塞的脾脏缺血坏死;放射组给予等中心、挡铅后野和左侧野放射治疗,180~200cGy/次、5次/周,累计放射治疗剂量DT35~45Gy.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观测2组患者血常规和脾脏大小变化.结果 2组在脾脏大小和血常规变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可行性.结论 脾脏属于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对放射线较敏感,一般给予30Gy剂量的放射性外照射就可导致淋巴组织死亡,常规分割状态下脾脏整体累计接受35~45Gy剂量的外照射就可使增大的脾脏体积缩小,功能亢进状态得到缓解,达到治疗目的.
推荐文章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观察护理
微波消融
脾功能亢进
护理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显著性肝损伤
丙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伤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外科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放射治疗在肝源性脾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源性脾功能亢进症 放射治疗 血常规
年,卷(期) 201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8
页数 分类号 R512.6
字数 29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246.2010.23.08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尉志民 2 3 1.0 1.0
2 何津祥 14 46 4.0 6.0
3 李博 31 157 7.0 12.0
4 刘兆辰 7 30 2.0 5.0
5 靳炘 2 0 0.0 0.0
6 李丰旭 2 0 0.0 0.0
7 祁宁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源性脾功能亢进症
放射治疗
血常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卫生职业教育
半月刊
1671-1246
62-1167/R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60号
54-8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65
总下载数(次)
49
总被引数(次)
781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