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312例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特点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制定高血压肾损害中医临床证候调查量表,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脉象等,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10个公因子及其分布情况.结论:①在所研究的高血压肾损害病例中类肝阳上亢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类血瘀证,提示高血压肾损害与肝阳上亢及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临床上制定相关治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②在所研究的病例中正气不足以肾虚、肝虚、阴虚最为多见,邪实因素主要涉及瘀血,故该研究认为高血压肾损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肝肾阴虚,标实主要涉及阳亢和瘀血.
推荐文章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病人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概况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脑卒中
高血压性肾损害
证候
演变规律
高血压前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证候
亚健康状态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证候学观察探讨
原发性高血压
肾损害
中医证候学
腹型肥胖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
腹型肥胖
中医证型
痰瘀互结
靶器官损害
眩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性肾损害 因子分析 中医证候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4.1|R2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连娣 17 70 5.0 8.0
2 陈立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4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性肾损害
因子分析
中医证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