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A11Glo探针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阳性反应呈典型的S曲线,说明本检测探针和引物设计合理.经灵敏度测定,当样品DNA浓度低至100拷贝/μL时,仍可以有效扩增,但在103/μL之上时结果最佳.同时,经过与传统探针检测对比试验得出:用Taqman标记的探针检测相同量的样品时,AllGlo MAR标记的探针(FAM通道)CT值与FAM标记的探针的CT值没有明显区别,但是MAR标记的探针的荧光信号强度要比FAM标记的探针约高40%,更适合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
推荐文章
二温式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二温式
PCR
宁波地区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检测与分析
南美白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PCR
宁波
3种市售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核酸探针检测
中国明对虾
凡纳滨对虾
日本囊对虾
自斑综合征病毒
核酸探针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研究概况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病毒特性
感染增殖
感染宿主
传播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AllGlo探针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检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AllGlo探针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检测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分类号 S945.4|S945.19
字数 28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0.1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定虎 27 131 7.0 10.0
2 杨雷亮 13 59 5.0 7.0
3 张建威 4 5 2.0 2.0
4 冯云 2 5 2.0 2.0
5 潘星 1 2 1.0 1.0
6 徐守振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lGlo探针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检疫
月刊
1005-944X
37-1246/S
16开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24-11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2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