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D患者136例分为儿童组98例和成人组38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8例.采用德国PCA过敏原检测仪应用固相酶斑点技术,定量检测患者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 儿童组牛奶、蛋白、蛋黄、花生、曲霉菌属、分枝孢子菌属、鱼类等食物和霉菌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及检测结果较高,而成人组则为屋尘螨、粉尘螨、桦树花粉、艾属花粉、牧草花粉等花粉和螨;对照组大多为阴性或弱阳性.结论 儿童组和成人组AD患者变应原特异性IgE种类有所不同(P<0.01),且其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推荐文章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特应性皮炎
血清
IgE
过敏原特异性IgE
嗜酸性粒细胞
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儿童血清IgE检测及变应原分析
特应性皮炎
慢性荨麻疹
IgE
尘螨
儿童
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总IgE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及过敏原检测
皮炎,特应性
胎血
免疫球蛋白E
特应性皮炎
脐带血
产妇血清
总IgE
特异性IgE
过敏原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临床军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变应原特异性IgE 阳性率 固相酶斑点技术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8.2
字数 2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3826.2010.0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相铎 解放军第150医院皮肤科 23 91 6.0 7.0
2 董自立 解放军第150医院皮肤科 5 21 3.0 4.0
3 雍磊 解放军第150医院皮肤科 17 83 7.0 8.0
4 李波 解放军第150医院皮肤科 52 288 9.0 15.0
5 何静 解放军第150医院皮肤科 22 33 4.0 4.0
6 王宇杰 解放军第150医院皮肤科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应性皮炎
变应原特异性IgE
阳性率
固相酶斑点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军医杂志
月刊
1671-3826
21-1365/R
大16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83号沈阳军区总医院院内
8-13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1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03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