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新型牙周骨再生材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1:用家兔10只,在家兔两侧背肌的肌囊内分别植入天然型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及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BNP).实验2:用家兔10只,条件同实验一.在两侧胫骨内分别植入IHA及羟基磷灰石(HA).实验3:用家兔24只,在其31、32、33,41、42、43 牙唇侧附着处做弧形切口,制备长为两切牙间距离的两壁骨缺损.将IHA/BMP或IHA植入已制备的骨缺损区内并压紧,严格缝合切口.临床应用:选用符合标准的 52例牙周病患者的60颗患牙,随机分为IHA/BMP、IHA、HA(对照组)三组.结果:与骨形态形成蛋白质(BMP)复合,组成IHA/BMP,经动物实验证实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传导及诱导成骨功能,新生骨出现早、生长快,成骨量多.结论:天然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BMP)具有类似人骨的网状交联空隙,有利于传导成骨,牙根面也有少量新骨沉积.是当前修复牙周骨缺损较理想的人工替代材料.
推荐文章
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口腔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周骨缺损★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口腔生物膜
引导骨再生
牙周骨缺损
口腔生物材料
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
修复
牙周骨缺损
疗效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研究与应用★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复合材料
文献综述
生物材料
常规与新型网孔羟基磷灰石修复唇腭裂的比较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新型网孔羟基磷灰石
骨形态发生蛋白
唇腭裂序列治疗
牙槽突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在牙周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民康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BNP) 牙周骨缺损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7-1208,1290
页数 分类号 R783.1
字数 3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0.10.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大利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BNP)
牙周骨缺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康医学
半月刊
1672-0369
11-491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73号 南楼526室
82-503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27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652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