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掌握广东省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广东省的东南西北中5个县(市)各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连续两年以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12周岁以下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2008年监测4 794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1.06%,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34%、3.84%和2.15%,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8.74%;2009年监测4 436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7.89%,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88%、2.14%和1.74%;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4.80%.高州市两年感染率均最高,兴宁市感染率最低,其中高州和陆丰两地两年感染率均高于平均感染率.两年不同地区间感染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08年χ2=292.99,P<0.001;2009年χ2=292.99,P<0.001),每年各地区间进行两两比较,除2009年始兴与陆丰外(P>0.05),其它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同一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前后两年总感染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蛲虫各地区前后两年感染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东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较大,儿童蛲虫感染率仍较高,今后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影响.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省2008-2009年5个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感染 调查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0-992
页数 分类号 R38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彩文 46 564 12.0 22.0
2 张启明 43 493 12.0 21.0
3 林荣幸 51 535 13.0 20.0
4 张贤昌 43 440 13.0 18.0
5 裴福全 29 185 8.0 12.0
6 王金龙 11 84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9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源性线虫
感染
调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