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今生命科学的发展集中于四大"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其发展速度之快无法比拟.而"恐伤肾"先天肾虚证作为中医遗传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传统的方法、手段、角度去研究这类复杂问题都有其局限性,而四大"组学"的发展为"恐伤肾"先天肾虚证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中医遗传学走向世界科学找到了突破点.我课题研究组在四大"组学"与"恐伤肾"做过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在转录组学方面,而其研究叉必须借鉴系统生物学,充分应用信息融合、数学模型等方法,将DNA、RNA、蛋白质、代谢等分子、细胞等实验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以期揭示"恐伤肾"先天肾虚证的系统生物学特征.
推荐文章
惊恐伤肾的中医脉象信息临床观察研究
肾气不足
情志疾病
脉象
脉诊仪
“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的研究思路与实践
证候
代谢组学
证治代谢组学
冠心病
肾虚证模型及其肾虚证治疗进展
肾藏精
肾虚证
肾虚模型
本质研究/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瞻"恐伤肾"母及子先天肾虚证的组学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恐伤肾 先天肾虚证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系统生物学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米渠 326 3245 30.0 40.0
2 丁维俊 107 942 18.0 28.0
3 陈康 21 171 8.0 12.0
4 张先庚 161 856 16.0 21.0
5 刘明 22 213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恐伤肾
先天肾虚证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系统生物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