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不同时间耕翻还田处理和常规播种及未种植紫云英空白对比试验,在沿太湖地区水稻机插秧的前提下,摸索了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自繁利用的技术,研究了翌年紫云英产量、氮肥积累以及土壤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耕翻还田处理对紫云英自繁利用效果及产量、氮肥积累、土壤耕地质量的影响较大,从耕翻腐蚀,下茬水稻机插秧的种植以及养分提供和积累的综合平衡,认为5月10~20日之间耕翻还田的田块其紫云英翌年及第3年的产量,氮肥积累和土壤耕地质量提高,效果比较好,并对下茬水稻有较好的增产和增效作用.紫云英每667m2产量2008年分别为1732kg和1853kg,2009年分别为1629kg和1738kg,氮肥积累量每667m2折纯氮平均为6.109kg和6.181kg,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0.05mg/kg和0.06mg/kg,增长幅度分别为2.39%和2.65%,下茬水稻产量增产7.19%至8.28%,紫云英种子及人工播种费降低66.7%,每667m2平均效益增加20~50元.
推荐文章
播种量对紫云英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的影响
紫云英
适宜播种量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量
绿肥翻压
种子生产
紫云英栽培与综合利用
紫云英
特性
栽培
利用
紫云英的栽培技术
紫云英
栽培技术
安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季机插秧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自繁利用技术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云英 自繁技术 产量 土壤耕地质量 经济效益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分类号 S5
字数 4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106.2010.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连法 3 0 0.0 0.0
2 陈文华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云英
自繁技术
产量
土壤耕地质量
经济效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科技
双月刊
1001-0106
31-1240/S
大16开
上海市
4-187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3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