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锁记》和《原野》两部作品分别描写了曹七巧和焦母的悲剧命运,刻画了这两个母亲对子女的变态心理和残忍行为,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人性等原因。两部作品虽然写于同样的社会里。但是张爱玲不愿意走出那份荒凉,相反的,曹禺却对未来寄托了希望。
推荐文章
"金锁"下的曹七巧女性形象意义
曹七巧
母性
女性形象
探析张爱玲小说中母亲形象的重构
张爱玲
母亲形象
重构
元杂剧中母亲形象的分类评述
元杂剧
理想化的良母
被贬抑的恶母
“市井化”的母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审美价值创新的意义何在——《金锁记》曹七巧和《原野》焦母的母亲形象比较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金锁记》 《原野》 曹七巧 形象比较 价值创新 母亲 焦母 意义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芳芳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锁记》
《原野》
曹七巧
形象比较
价值创新
母亲
焦母
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