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亚低温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联合组(16例)、低温组(24例)及常规组(25例),并对各组治疗前(治疗0 h)及治疗后(治疗72~96 h)的血凝分析、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指标及临床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治疗前3组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FT)、凝血酶时间(TT)均轻度延长,治疗后均有好转,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均属正常范围.②治疗前3组患儿的BUN、Cr、ALT及AS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治疗后均有下降,联合组的各项指标与低温组、常规组及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联合组临床无严重感染、重度硬肿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身亚低温与EPO的联合应用对窒息儿的血凝及肝肾功能等无明显不良影响,也不会加重其器宫功能损害.
推荐文章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的保护作用
亚低温
重度窒息
新生儿
脑保护
亚低温联合VitC、EPO治疗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新生儿窒息
亚低温
靶器官
氧化应激
凋亡
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节苷脂
亚低温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亚低温
新生儿窒息
疗效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低温与EPO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的安全性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亚低温 促红细胞生成素 新生儿 窒息 安全性
年,卷(期) 2010,(14) 所属期刊栏目 儿童保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6-1937
页数 分类号 R722.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长连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54 414 12.0 17.0
2 程秀永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92 574 13.0 19.0
3 吉玲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22 173 9.0 12.0
4 郭晓燕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 9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低温
促红细胞生成素
新生儿
窒息
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保健
半月刊
1001-4411
22-1127/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25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2645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