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前者是因为脑供血动脉的闭塞、狭窄、血粘度增高、严重动脉硬化及不明原因的血管炎性病变所导致的脑血栓形成以及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后者主要是由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肿瘤以及高血压等导致的动脉破裂.出血性脑卒中是指非创伤性的自发性颅内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以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等.临床上可表现为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等.及时明确诊断和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提高其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Ovid数据库及相关的循证医学网站,对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总结如下.
推荐文章
出血性脑卒中基因研究进展
出血性脑卒中
遗传
治疗
基因
出血性脑卒中急救护理的研究进展
出血性脑卒中
急救护理
综述
磁共振新技术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
脑卒中
出血性转化
磁敏感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肌复极离散度差异研究
脑卒中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心性
心肌复极
脑血管事件
T波峰值和波谷之间的时间
QT延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出血性脑卒中诊治进展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诊治 循证医学临床证据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85
页数 分类号 R743
字数 2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882.2010.02.0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瑞兴 2 16 2.0 2.0
2 于秋晶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出血性脑卒中
诊治
循证医学临床证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药
双月刊
1006-2882
23-138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河广街41号
14-24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