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PEX基因在体外对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RT-PCR、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实验及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形成实验,体外观察PEX基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稳定筛选的细胞株BpcDNA-sPEX经RT-PCR可扩增出sPEX带;bFGF+BpcDNA-sPEX组小管数明显少于bFGF+BpcDNA、bFGF+B16F10组(P<0.01);bFGF+BpcDNA-sPEX组血管分支点数明显少于bFGF+BpcDNA、bFGF+B16F10组(P<0.01).结论 PEX基因能够抑制由bFGF诱导的CAM血管的新生、PEX基因能够阻抑bFGF对小管形成的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USPIO在评价肿瘤微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肿瘤
微血管生成
大分子对比剂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
局部血容量
靶向探针
大鼠精蛋白基因在MEL细胞中的表达
大鼠精蛋白
红白血病
HIF-1α/VEGF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肝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X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体外对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PEX基因 RT-PCR 微血管生成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Q78
字数 2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1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桂彬 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37 4.0 5.0
2 李玉林 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5 846 13.0 18.0
3 刘林林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 77 320 10.0 12.0
4 何旭 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2 280 10.0 14.0
5 王贵全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科教科 16 30 4.0 4.0
6 许传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 34 8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EX基因
RT-PCR
微血管生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