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B族链球菌(GBS)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存在的特点.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分离自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132株GBS进行红霉素及四环素等11种耐药基因的检测;药物敏感试验及克林霉素诱导型(MLSB)耐药表型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D-试验法检测.结果 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GBS红霉素耐药基因以ermB为主,占25.0%,ermA、ermC、ermM、ermTR、mefA、mefE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3.8%、8.3%、1.5%、9.0%、32.6%、38.6%;同时含2种或2种以上erm基因阳性的GBS占22.5%;耐药表型以结构型耐药(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耐药,cMLSB)为主(31株,占红霉素耐药GBS的50.0%);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K、tetL阳性率分别为64.0%、47.2%、13.2%、40.0%;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诺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但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中介率分别是11.2%、6.8%;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7.0%、46.2%、86.4%.结论 ermB基因是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GBS对红霉素耐药的重要基因,检出国内少见报道的ermC、ermM、ermTR基因.青霉素、氨苄青霉索仍可作为治疗皮肤GBS感染的首选药物;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皮肤GBS感染的药物应用价值应给予重新评价.
推荐文章
多耐药B族链球菌基因组序列分析
B族链球菌
新生儿感染
高通量测序
抗生素耐药基因
整合接合元件
B族溶血性链球菌孕期感染分离株的耐药基因检测
孕妇
携带菌
B族链球菌
耐药
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族链球菌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分离株的耐药基因检测
来源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皮肤 感染 链球菌,无乳 抗药性,细菌 基因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7-1058,1061
页数 分类号 R446.61|R753
字数 15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130.2010.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家德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16 154 6.0 12.0
2 叶惠芬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29 318 9.0 17.0
3 陈惠玲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28 295 8.0 16.0
4 陈英姿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8 64 5.0 8.0
5 龙幼敏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7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86)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肤
感染
链球菌,无乳
抗药性,细菌
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半月刊
1673-4130
50-1176/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唐家沟宝环路420号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78-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22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936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