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铝屏和氧化铟锡(ITO)屏两种结构的微通道板(MCP)成像器进行了放电实验,通过直流首击穿后器件的绝缘强度和电极熔蚀形貌变化,分析了屏电极结构对放电的影响.实验表明,铝屏MCP成像器首击穿后,铝膜电极出现如火山口状的熔蚀形貌,在10 μs脉冲屏压下绝缘强度降低到3 kV/mm以下,绝缘强度与MCP无关.而ITO屏MCP成像器首击穿后,荧光质向MCP的质量迁移具有抑制阴极发射的作用,所以放电具有稳定的场发射特性,在10 μs脉冲屏压下绝缘强度可达到9 kV/mm.分析表明,MCP成像器间隙放电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屏电极结构,ITO屏的电极结构有利于MCP成像器绝缘性能的提高.
推荐文章
毛刺缺陷影响下的球-板间隙流注放电特性
表面缺陷
间隙距离
带毛刺球-板间隙
初始流注
光电联合观测
放电参数
温度对棒—板间隙正流注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流注电晕
棒板间隙
放电特性
弱光检测设备
棒极外形对SF6棒-板短间隙流注放电特性的影响
棒极外形
流体-化学反应模型
流注放电
SF6气体
棒尖端外形对低气压下棒-板间隙直流放电特性影响研究
低气压
棒-板间隙
棒尖端
直流电压
放电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屏电极结构对微通道板成像器间隙放电的影响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真空放电 微通道板成像器 铝屏 氧化铟锡屏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ICF与激光等离子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1254
页数 分类号 TB43|O539
字数 3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02206.12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慎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13 323 9.0 11.0
2 丁永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49 181 7.0 10.0
3 曹柱荣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8 81 5.0 6.0
4 杨正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2 15 2.0 3.0
5 白晓红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5 39 3.0 5.0
6 张海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7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空放电
微通道板成像器
铝屏
氧化铟锡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