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朝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已有种植.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734年薯蓣作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至清朝末年,一直作为进献历代王朝之品,被誉为"国药之宝".薯蓣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
推荐文章
穿龙薯蓣光合蒸腾特性
穿龙薯蓣
光照强度
光利用率
菊叶薯蓣引种栽培试验
菊叶薯蓣
引种栽培
盾叶薯蓣种苗培育技术
盾叶薯蓣
栽培
育种
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
穿龙薯蓣
种子
萌发
内源抑制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薯蓣源流辨析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薯蓣 源流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713
页数 分类号 R282.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杰 南京大学黄河药物研究所 99 1924 23.0 42.0
2 葛海涛 南京大学黄河药物研究所 14 140 7.0 11.0
3 张宾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25 137 6.0 10.0
4 王守东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6 28 3.0 5.0
5 张楠 南京大学黄河药物研究所 19 7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薯蓣
源流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