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人PRL-3;通过测定PRL-3水解底物DiFMUP中磷酸基团生成DiFMU的荧光强度,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PRL-3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结果:杨梅素和印棉黄素能显著抑制PRL-3的活性,其IC50分别为55.54、68.86 μmol/L.槲皮素、木犀草素及7,8-二羟基黄酮对PRL-3的抑制作用较弱,其IC50分别为113.38、151.56、249.49 μmoL/L;而3-羟基黄酮和6-羟基黄酮对PRL-3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构效分析表明:黄酮母核C4位、C7位上羟基可能是抑制PRL-3的必需基团,且随着黄酮骨架上羟基数目的增多,抑制效果越强.结论:杨梅素和印棉黄素是2种较强的PRL-3抑制剂.
推荐文章
3种苦竹竹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苦竹
竹笋
分光光度法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包合物
增溶
研究进展
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
大血藤
黄酮类化合物
HPLC
聚酰胺薄层层析
阴香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阴香叶
黄酮
乙醇
提取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磷酸酶 PRL-3 黄酮类衍生物 IC50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1-774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念慈 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252 1946 22.0 32.0
2 何太平 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44 353 10.0 17.0
3 林小聪 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34 123 6.0 9.0
4 刘文 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48 12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酸酶
PRL-3
黄酮类衍生物
IC5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