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乳腺内肿物患者63例,其中乳腺癌33例38个原发病灶,乳腺内良性病变30例36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目测法分析以肝脏的摄取做对比.半定量分析法测量乳腺肿物的SUVmax,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确定SUVmax诊断阈值.结果 目测法分析病灶高于肝脏摄取者为乳腺癌,其诊断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85.1%,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3.1%.半定量分析选取SUVmax≥3.35为最佳阈值,诊断的灵敏度为89.5%、特异性为80.6%、准确性分为85.1%、阳性预测值为82.9%、阴性预测值为87.9%.两种方法在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没有显著性(2=0.724,P=0.395; 2=0.321,P=0.571; 2=0.000,P=1.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目测法足以准确地做出定性诊断,半定量分析并不能提高诊断效能.由于目测法相对简单、便捷、直观,因此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目测法可能是更为实用的图片分析方法.
推荐文章
18F-FDG PET/CT显像判断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价值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转移
复发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乳腺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F-FDG PET/CT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诊断乳腺癌的对比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物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目测法 半定量分析
年,卷(期) 2010,(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0-2412
页数 分类号 R73
字数 3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10.18.03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物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目测法
半定量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