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了高斜73井区块的原油特征,确定了高斜73井所在区块的油源为博兴凹陷沙四段生油岩.包裹体分析表明该区的油藏注入期次只有一次.采用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TIC-FID)技术对高斜73井ES3、ES4段储层进行了地球化学描述,认为本井储层有机质丰度低于油层门限值,少数虽有机质含量较高,但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也较高,主要为不可动油,为古油藏破坏的残余油,揭示了录井显示较好但原油无法采出的原因.
推荐文章
安塞油田高25区块合理井底流压界限研究
启动压力
雷诺数
相渗曲线
井底流压
吐哈鲁2块稠油油田先导性试验工程研究
稠油油田
先导性试验
工程
中原油田文101区块开窗侧钻钻井液技术
小井眼
开窗侧钻
钻井液技术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原油油源特征及成藏分析
原油
运移
成藏
含氮化合物
生物标志物
尕斯库勒油田
柴达木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青油田高斜73区块原油油源及成藏研究
来源期刊 内江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斜73井 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 油源对比 油气包裹体 成藏期次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0
页数 分类号 P61
字数 32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436.2010.11.1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蕾 15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4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斜73井
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
油源对比
油气包裹体
成藏期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江科技
月刊
1006-1436
51-1185/T
大16开
四川省内江市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29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354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