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希氏束起搏及心尖部起搏的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比较,探讨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43例有起搏植入适应症的患者,采用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血液动力学监护系统及超声心动图对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导线阻抗以及各部位起搏前后QRS时限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导线阻抗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QRS时限长,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比希氏束起搏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对心脏功能影响大(P<0.05).结论 希氏束起搏比心尖部起搏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接近于自身窦性心律,希氏束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推荐文章
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希氏束起搏
右心室起搏
可行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透视下
非透视下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临时起搏
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希氏束起搏
间隔部起搏
安全性
有效性
高龄患者心房主动螺旋电极长期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心脏起搏
心房主动螺旋电极
高龄
长期起搏参数
可行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来源期刊 西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希氏束 起搏 血液动力学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9-1261
页数 分类号 R318.11
字数 25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0.07.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思进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心脑内科 166 876 14.0 20.0
2 白雪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心脑内科 137 676 11.0 18.0
3 赵立志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心脑内科 13 7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希氏束
起搏
血液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医学
月刊
1672-3511
51-1654/R
大16开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62-24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4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