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生物结皮是具有生命活性的地表覆被物,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广泛发育.迄今有关该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光合、呼吸作用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还不清楚.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利用室内半开放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黄土丘陵区典型的藻类(3年生)、藓类(土生扭口藓)生物结皮(13年生)光合及呼吸作用过程对水分、温度及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响应,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空间分布格局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1)在适合的光温水条件下,生物结皮的光合及呼吸作用强度取决于生物组成,研究区藓结皮的光合及呼吸作用速率显著高于藻结皮;(2)水分是生物结皮光合、呼吸作用的关键影响因子,只有当水分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才有光合及呼吸的可能.黄土丘陵区藓类及藻类生物结皮光合作用最适水分条件分别为80%-100%和40%-80%田间持水量.(3)藓类及藻类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光补偿点PAR均低于10μmol·m-2·s-1,光饱和点PAR分别为1000和800μmol·m-2·s-1,研究中2类生物结皮均未出现光抑制现象.(4)温度显著影响生物结皮的光合及呼吸作用,研究区藓类及藻类生物结皮的最适光合温度分别为20-25℃和25-30℃.(5)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含水量及温度的响应可以解释结皮的空间分布特征.藻类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含水量较低而最适温度较高,因此在失水较快的阳坡及开阔地面上依然可以大面积发育;而藓类植物光合作用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水分条件较好的阴坡、低洼地才易演替至藓结皮阶段.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坡面产流产沙与其分布格局的关联
生物土壤结皮
景观指数
径流率
土壤侵蚀速率
破碎度
黄土丘陵水蚀区生物结皮土壤抗冲性试验研究
水蚀区
生物结皮
土壤抗冲性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生物结皮
土壤抗蚀性
土壤崩解
抗剪强度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生物结皮
土壤性状
土壤入渗
水土保持
黄土丘陵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光温水的响应及其对结皮空间分布格局的解译——以黄土丘陵区为例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物结皮 藻类植物 藓类植物(土生扭口藓)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年,卷(期) 2010,(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68-4675
页数 分类号 X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22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218)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3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2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结皮
藻类植物
藓类植物(土生扭口藓)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