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比较研究了岷江上游林线附近不同植被类型(高寒灌丛草甸、雪山杜鹃灌丛和岷江冷杉林)非生长季0-20cm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总磷平均含量(857.32 mg·kg-1)较高,但活性磷含量仅占总磷的10%左右.生物态磷含量占总磷含量的60%以上,表明土壤磷素受生物作用影响较大.3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无机磷主要以D.HCl-Pi(稀盐酸提取无机磷)和C.HCl-Pi(浓盐酸提取无机磷)形态存在,活性无机磷和NaOH-Pi含量较少.高寒灌丛草甸土壤D.HCl-Pi和C.HCl-Pi含量均显著高于岷江冷杉,表明其含有更多的钙结合态磷.土壤有机磷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NaOH-Po是有机磷主要的构成形态,占总磷含量的39.39%-53.69%.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磷形态间差异较大,岷江冷杉林下土壤NaHCO3-Po和NaOH-Po含量最高,高寒灌丛草甸则含有更多的C.HCl-Po.低温和凋落物积累是造成林线附近土壤有机磷含量较高的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滇中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碳氮磷储量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土壤化学计量学
植被恢复
退化山地
滇中地区
晋西北风沙区长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物理特征分析
土壤粒度
土壤水分
植被恢复
干旱半干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林线附近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非生长季磷素形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磷形态 林线 Hedley磷素分级法 植被类型
年,卷(期) 201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7-3464
页数 分类号 Q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宁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08 3413 34.0 56.0
2 张林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36 1159 13.0 34.0
3 吴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55 2881 27.0 53.0
4 孔璐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26 2.0 2.0
5 刘琳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61 642 12.0 24.0
6 胡红宇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14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98)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4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20(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形态
林线
Hedley磷素分级法
植被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