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国后在废除国民党政府旧法统,我国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构建了四要件犯罪论构成体系,迄今近六十年.随着刑事法学的发展,具有德、日背景的专家学者的出现,关于犯罪论构成体系的论战此起彼伏.本文认为,四要件构成体系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试引用古今两个案例说明其文化的适就性.
推荐文章
"见死不救罪"构成要件研究
见死不救
主体
客体
犯罪构成要件研究
犯罪构成
要件
衡量标准
关于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思考
犯罪论体系
三阶层
四要件
犯罪客体要件"排除论"之否定
犯罪客体
排除
构成要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论四要件犯罪论构成体系的文化适就性
来源期刊 东京文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犯罪论构成体系 文化 适就性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
页数 分类号 D9
字数 20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346.2010.08.1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启 郑州大学法学院 7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犯罪论构成体系
文化
适就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观
月刊
2095-8250
41-1431/J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
36-20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31
总下载数(次)
79
总被引数(次)
33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