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人工模拟降水试验,对黄土坡耕地常用的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与人工锄耕等措施下地表的产流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降水初期的25 min内,3种耕作方式具有明显的截流减沙效果,但是随着降水的继续,截流效果减弱;②产流量随降水时间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与CK相比,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产流量分别减小38.17%、17.88%和 9.43%;③产沙量随降水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且随坡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与CK相比,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产沙量分别减小65.6%、36.3%和23.4%;④地表开始产流依次为CK、人工锄耕、人工掏挖和等高耕作.
推荐文章
坡度对黄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沙关系的影响
黄土
坡度
产流产沙
水沙关系
径流能量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坡度
松土位置
松土深度
产流
产沙
翻耕和覆盖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人工降雨
坡耕地
翻耕
秸秆覆盖
产流
产沙
不同扰动带设置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坡耕地
人工降雨
扰动带
秸秆覆盖
产流产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坡耕地耕作方式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地表糙度 产流产沙 耕作方式 坡耕地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
页数 分类号 S157.1
字数 38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0.08.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发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43 4059 30.0 49.0
2 张青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75 932 17.0 26.0
3 赵龙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5 314 12.0 17.0
4 梁心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3 185 10.0 13.0
5 高树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2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表糙度
产流产沙
耕作方式
坡耕地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