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在分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积极意义:一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三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四是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性的转型提供了方法论,五是对促进我国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见.
推荐文章
利益视阈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
经济关系
生产力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浅析
邓小平
和谐社会
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解析
和谐社会
内涵
解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积极意义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5
页数 分类号 D0-0
字数 8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219.2010.08.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春平 99 21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积极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月刊
1673-2219
43-1459/Z
大16开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33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36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