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2006年7月2~3日发生在山东的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触发机制和稳定度、螺旋度等物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主要受850 hPa切变线和地面黄淮气旋影响产生的,切变线和气旋中心北部的辐合上升运动触发了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中低空西南风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
推荐文章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的初步分析
高压
低空急流
梅雨锋
低涡切变线
一次山东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大暴雨
天气分析
暴雨落区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对流性降水
地面暖锋
暴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次山东大暴雨天气形成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暴雨 气旋 螺旋度
年,卷(期) 201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73-11173,11223
页数 分类号 S422
字数 21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0.21.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卫华 19 42 4.0 5.0
2 马丽 37 91 5.0 7.0
3 刘强 34 102 7.0 8.0
4 李永果 19 5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暴雨
气旋
螺旋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