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艾炷灸后温度变化的时间曲线.方法:计量单壮标准艾炷直接灸和隔姜灸后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并与炷内温度变化比较,每min末读数并记录.结果:艾炷灸的温度变化曲线均有缓慢上升期、急速上升期、急速下降期和缓慢下降期;但灸后温差最大值隔姜灸仅是直接灸的36.24%(P<0.01),灸后到达温差最大值(最高温)的时间直接灸(9.83±2.64)min,隔姜灸(11±1.67)min,隔姜灸没有"灸痕".结论:艾炷灸后温度变化的时间曲线为缓慢上升期、急速上升期、急速下降期和缓慢下降期,隔姜灸能"缓冲"灸后温度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壮艾炷灸的温度时间曲线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炷灸/中医药疗法 时间 @温度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9-621
页数 分类号 R245.81
字数 2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0.05.0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卜彦青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腧穴研究室 31 352 12.0 18.0
2 杜广中 3 29 3.0 3.0
3 王淑香 山东轻工业学院校医院针灸室 3 26 3.0 3.0
4 张丽娟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腧穴研究室 3 17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3)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炷灸/中医药疗法
时间
@温度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