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QTd)及矫正QT离散度(QTcd)的早期影响.方法 对209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术后早期QTd、QTcd进行测定、统计,按照年龄、性别、造影结果、植入支架数分组,各组之间的QTd、QTcd,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60岁病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QTd及QTcd增大明显;植入1枚及3枚以上支架后QTcd增大,而植入2枚支架者术后QTd及QTcd则减小;老年病人(60岁以上)、冠脉造影显示血管有病变(狭窄)者术前QTd及Qrcd即已增大,术后较术前增大反而不显著;造影正常不需要植入支架者QTd及QTcd最小,并且术前、术后无变化.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d、QTcd的早期影响,主要表现在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有病变的病人,并且影响不同:冠脉病变较轻的病人,术后早期QTd、QTcd略增大;冠脉病变中等程度的病人,术后早期QTd、QTcd降低;冠脉病变比较严重的病人,术前QTd、QTcd即有增加,术后增加反而不明显.<60岁病人术后早期QTd、QTcd增加明显;>60岁病人术后则略减小,但未达显著性差异.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T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
内科学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T离散度
心电图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心电描记术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QT间期离散度对川崎病冠状动脉心肌损伤评估的意义
川崎病
QT间期离散度
冠状动脉
心肌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电图QT离散度的早期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诊断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0.01.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辉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内一科 9 36 4.0 6.0
2 于冬梅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内一科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