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西罗莫司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产生重要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它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徙,对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移植肾肾病产生防治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首次尸肾移植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罗莫司组和硫唑嘌呤组各30例,分别采用西罗莫司+环孢素A+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A+激素治疗,西罗莫司首次负荷剂量为6mg,2周内2mg/d,2周后改为1.0~2.0 mg/d,环孢素A为5.0~7.0 mg/d,硫唑嘌呤为50~100 mg/d,激素为15~0 mg/d.术后2年时,对移植肾进行活检.观察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并观察肝功能、血肌酐浓度、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人/肾存活率.结果与结论:随访2年,西罗莫司组于术后1,3,12个月的环孢素剂量明显低于硫唑嘌呤组,但是两组之间的血环孢素A的谷值浓度没有明显差异.硫唑嘌呤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部分可见肾小球以及间质血管;大部分移植肾组织近曲小管呈阳性表达,线型分布于刷状缘,部分呈阳性表达.部分患者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呈节段性阳性表达.内皮细胞及系膜偶见阳性表达.西罗莫司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近曲小管的表达则明显减弱,肾小球和间质血管无明显改变.硫唑嘌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主要见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部分病例也可见于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间质血管呈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内皮层.西罗莫司组,肾小球、间质血管染色均明显减少.与硫唑嘌呤组比较,西罗莫司组人/肾存活率高、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西罗莫司可降低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减缓慢性移植肾肾病的进展,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推荐文章
肾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肾癌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益肾胶囊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模型
低分子质量肝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肝素,低分子量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浓缩生长因子各层中的分布及含量特点
浓缩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生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罗莫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晌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西罗莫司: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移植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8-9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17
字数 1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5.04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罗莫司: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