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震灾害在对人们的身体建成伤害的同时,也会适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而这在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分析这种心理创伤是否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存在某种相关性,井针对这种相关性提出参考措施.
推荐文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透视
犯罪心理学
大学生犯罪
心理特征
网络瘾癖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
犯罪
原因
预防对策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青少年犯罪
原因
对策
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理性思考
青少年犯罪
非刑罚化
宽严相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震后心理创伤与青少年犯罪分析
来源期刊 商业文化(下半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汶川 震后心理创伤 青少年犯罪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7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冬冬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
震后心理创伤
青少年犯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商业文化(下半月)
月刊
1006-4117
11-3456/G0
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日月天地大厦B座604室
82-42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54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15029
论文1v1指导